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

泰勒絲跟 Spotify 的戰爭(中)

作者:且徐行

泰勒絲之前點名盜版、檔案分享、串流害付費實體唱片銷量大減,但上回提到大咖如她可以從 Spotify 賺到不少,而且照樣讓 youtube 免費播放她的歌曲。那她在不爽什麼?

冰島歌手碧玉


小妮子有句話透出端倪:「...應該由藝人和唱片公司定價格...決定專輯的價值」。讓我們再來複習一下公式

Spotify 營收 X(音樂人作品點播次數/Spotify 總點播次數) 70%  X 唱片公司和音樂人拆帳比=音樂人收入


泰勒絲及其公司,甚至Spotify都無法給她的音樂定價格。想多賺點,還得祈禱 Spotify 壯大->將江將獎,這才是泰勒絲賭爛的關鍵。


當泰勒絲1989專輯全美賣破400萬張,其實她並不是慶賀實體唱片戰勝串流服務、唱片賺來的大錢終於可養活背後辛苦的工作人員,而是歡欣她不用受制於平台,她可以掌握定價權。

小且啊,這有什麼差別嗎?

有的,其實這是場大咖明星和通路的戰爭(目前所有消費商品都有的問題)


君不見泰勒絲決定自 Spotify 撤架時,youtube 上她的 Vevo 影片點播率暴增兩倍呀,照她定義那也都是免費的呀,沒見她吭一聲( Vevo 老闆是四家主流音樂廠牌)。

比她更早抵制 Spotify 的電台司令( Radiohead )曾把專輯先放到網路上供人下載,想付多少隨便你 (0元也可),幾個月始推出實體唱片,銷售還打破自身紀錄。

差別在於,這件事我來做可以,Spotify 你不是自己人,且大起來的速度有點嚇人。

請不要誤認為連世界級大咖都在義正詞嚴的捍衛實體唱片,所以我們(樂迷和我輩音樂人)也應該要抵制串流。

因為,大咖心裡跟你想的不一樣。對泰勒絲而言,不過就是在壓制一個強勢通路,您真的認為是在替新興創作人、其他音樂人打抱不平嗎?



串流本身無罪(敲槌)


同樣沒在 Spotify 上架的碧玉,慨歎花兩年打造一張專輯,發現居然"免費"(*註),「非關錢啦,是尊重問題」,不過她並沒有譴責串流形式,主張「或許先賣專輯,過一陣子再放到串流上」,目前天團 Coldplay 正是這麼做。

碧玉的無奈,不難理解。如同各個時代,科技改革對音樂人來說都會有段陣痛期。

想當年 MV 剛竄起來(試想以前音樂人可能只想好好唱歌,怎麼有一天居然還要拍影片,長得不好看或不會跳舞的人怎麼辦),音樂人寫了首"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"(錄影帶扼殺了電台明星),呈現出對於載體轉換的焦慮,蔚為風潮。

現在有人會質疑 MV 這玩意兒嗎?我可是泰勒絲 MV 的忠實粉絲咧。


泰勒絲" Shake it off "(收錄在1989)的 MV 畫面

我自己至今沒用過 Spotify、目前也沒打算用。不過,我相信串流是趨勢,不要排擠它。

未完待續


註:"免費"( free )造成的心理威力太驚人,如前篇所述營收方式(考你有沒有認真在看文,哈哈),其實消費者是需要幫忙看廣告的。

大家可以看一下鄙人流行音樂相關的文章,檢驗一下我十六分之一的血統齁。沒辦法,部落格不好做,只好自己串流一下天天來打文,我好辛苦啊好辛苦。

其他小時代娛樂類文章,按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