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金萱體爆紅,由於募資計畫強調培育台灣新風景,後來金額超標,引發「不符標準、以台灣之名真好賺」的批評。
「不符標準」這點,私以為很無聊,我連注音符號都主張廢了,怎會care 教育部頒訂「標準字體」裡草字頭連是不連咧 (撥瀏海),此點略。
有趣的是「打著愛台灣來撈錢」這個酸法。
其實,咱社會還是存在一股「談錢就俗氣」的勢力,傳統觀念裡,大人總認為把書唸好談什麼錢 。
出黃白教科書的那間三民書局 (那封面好懷念好助眠~),為開發中文字體,10 年前就聽說養了一批復興美工畢業的全職「寫字人」,朝寫暮寫天天寫,當時就寫五、六年了不知現在寫完沒。
你說金萱體那群年輕人,若沒募款怎麼負擔這種開銷,難道要創字體還要人家先去賣教科書存錢再說?
照這種邏輯,天底下只有連勝文之輩才有資格資本研發新產品,可偏生連勝文就只開發得出希望的種子這種大家看不上眼的玩意啊,難道我們就因此不要想創新?
群眾募款 (crowdfunding) 並不是全新觀念,自由女神像的建立或是阿公阿嬤捐款修廟、名留龍柱,都是群眾募款的體現,不限公益慈善,只要合法、重要資訊如捐款人是捐獻或是投資、用途和回饋方式等誠實透明就行。
話說,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,就是把錢從你的口袋搬到我的口袋來
募款本身絕不是不勞而獲,很難,好嗎?
切莫將掏得出錢來的人都當白痴,就算我口若懸河口沫橫飛叫人家投資我,連連勝文都不見得聽了就會乖乖就範。
本文借用勝文來論述兩次,給他一個在本格亮相的機會 |
歐美各大商學院都會把募款當作重要能力,要你會寫企畫書、簡報 10 分鐘內就要能攫住投資者目光;中國創業風風火火,話虎爛取得資金挹注,只要合法,誰敢瞧不起。
但台灣對「要錢」這件事還是比較避諱。
前前陣子引發爭議的台大領導課程,該老師要求學生募款去爬山。社會幾乎是一面倒批評台大學生竟然募款去郊遊,校長也出來反省,沒有公益性不宜募款,結案。
唉,台大五年五百億給人罵一下也沒關係啦。不過,撇開外包案外案那些我搞不清楚的枝節,課程設計本身我並不認為不對。
卓越的領導人應該要有募款能力。而且,為何一定要做公益,課程才有意義?
兩岸都尊崇的孫文,當初搞革命不也是到處演講募款,講到都被取綽號叫孫大砲 (是的,嘴砲的砲,不然咧)?如果沒有他一張嘴到處胡蕊蕊,能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嗎 (為什麼講到有點羞澀,小時候講這段都慷慨激昂耶)?
孫大...不是,孫中山演說ing |
你要說孫文是做公益嗎?站在當時捐款人眼中,孫文是要覆滅朝廷耶,又不是教導文盲或開糧賑災,誰知道你是不是要建立自己的王朝咧。
為公益募款很棒,但不代表為私利募款就是可恥,何況有時公益私益並非涇渭分明。
如果有公司老闆很會募款,雖是為了自己公司,可是有足夠資金讓旗下員工有更多自在空間做研發,我也會認為這老闆可能是好領導人。
如果只執著於公益目的才能募款,那就是永遠侷限自己在存量市場內分配資源,而忘了向外爭取資源,喪失打造增量市場的機會,對全體社會來說都很可惜。
要錢,先說個好故事給我聽。
有人罵,捐款者聽到台灣就高潮,唉,青菜蘿蔔,各有所高潮,施主又何必酸言酸語呢?
何況實際上大家也不是聽到台灣就慷慨解囊。前者要培育台灣新風景,後者要Climb for Taiwan (台大登山企劃書),都說是為台灣,但功力差很大。
「就是字」說了個好故事,除了真的需要使用金萱體的人外,愛台灣的人藉由出資,換得幫助建立台灣認同的成就感,這就是金萱體募款計畫為捐款人創造出來的價值 (成就感是很高尚的感受,馬斯洛第四層了好嗎)。
就跟阿公阿嬤捐款修廟換取一個神明保佑闔家平安的感覺,同樣也是好故事發威的展現呀。
至於台大領導課程叫學生拉贊助,私以為是個很好的訓練,錯是錯在募款計畫爛到爆炸,又放在網路上不小心被看到,很抱歉,那就是瞎。
企畫書不僅資訊不周詳明確,學生們又傻呼呼的完全不講故事,也不想些活動或產品為企業(所設定的募款對象)創造價值,也不懂得增加公益用途讓登山看起來偉大點....有人願意捐款還真是錢太多。
巴菲特推動畫,就有學生募款去旅行的情節 |
很多人說台大學生字裡行間透露著傲慢。
以前我協審過不少補助企劃書,好的壞的都見過,登山計畫就是典型那種想不出募款主軸又要去要錢,於是開始瞎掰出現恐怖文字,倒也不是真的他們就是自大狂 (是說我是在推坑台大學生,現在究竟要承認自己蠢還是傲咧,XDD)。
我的感想是:1. 連第一學府學生的募款計畫都這麼糟,更應該讓所有學生學習如何要錢 (還覺得要錢二字俗氣嗎?)。2. 群募這方式值得關注,透過群募獲得資金的團隊,務必要認知取之於群眾,亦須受群眾檢驗。
台灣口口聲聲說要往微笑曲線兩端移動,卻不募求資金搞創新研發,又不鼓勵說故事行銷,有人要突破就酸人家「打著愛台灣撈錢」,那大伙兒就一輩子做代工好了,繼續摳啊摳很清高。
收看其他微新聞短評,按此